当前位置:首页>健康大全 >常见疾病 > 糖尿病>正文

老年人不吃主食更容易得糖尿病

2011-05-03 责任编辑:未填 浏览数:138 天医健康网

核心提示:一提起糖尿病,不少中老年人便将吃主食与糖尿病联系起来,认为主食中含糖量高,就不敢吃或吃得很少,只吃蔬菜,肉类,豆制品和水果.甚至,有人把不吃主食当成预防糖尿病的“法宝”.

  一提起糖尿病,不少中老年人便将吃主食与糖尿病联系起来,认为主食中含糖量高,就不敢吃或吃得很少,只吃蔬菜、肉类、豆制品和水果。甚至,有人把不吃主食当成预防糖尿病的“法宝”。

  其实,临床经验证明,这种不吃或少吃主食的饮食结构,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,脂肪、蛋白质摄入过量,体内物质代谢紊乱,结果不仅会引起糖尿病,而且还会使血压、血脂增高,肝、肾负担加重,导致冠心病等诸多疾病。

  长期不吃或者少吃主食,体内长期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,胰腺β细胞功能下降,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减少,同时胰岛素的敏感度也会下降,对葡萄糖的降解功能减弱。降解不了的糖分滞留在血液里,就会引起血糖过高。

  这种状况发展下去,即使再恢复正常的饮食,如果体内胰岛素分泌满足不了要求,降解不了的葡萄糖使血糖升高,糖尿病就容易产生。这也是Ⅱ型糖尿病发病的常见原因。

  主食吃得少,很多人喜欢用副食来补。有的人爱吃瓜子、核桃、花生等油脂含量高的零食;有的人只吃菜,不吃饭,菜肴中的油和蛋白质的摄入量都很高,甚至还可能超过米面中淀粉的热量,这也会使热量摄入超标。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代谢紊乱。

  因为粮谷类食物所含的碳水化合物,是机体最基本的能量来源。同时,人体的代谢系统相互制约,主食吃得少,还会引起脂肪代谢紊乱。而脂肪代谢紊乱又是糖代谢紊乱的诱因,亦可诱发糖尿病。脂肪积累过多导致的肥胖,又是糖尿病等“代谢综合征”的启动因素。

  主食中碳水化合物具有保护蛋白质的作用,如果不吃主食容易发生营养不良。尤其是糖尿病人不吃主食,就可能动员体内的脂肪分解来供应能量,导致酮体产生,严重时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危险。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不吃主食不但无助于控制血糖,而且还有可能影响身体其他脏器的功能。

  诚然,吃太多米饭也会加重胰腺的负担,还可能诱发肥胖和糖尿病,那么,主食究竟要吃多少合适?原则上要做到因人而异,量入而出,多动多吃,少动少吃。

  正确的做法是:

  每天食物中含的碳水化合物不少于250克,折合成米饭等粮食为300克左右,比如早上两个馒头或加上一两碗粥,中午和晚上分别满满一碗饭,就基本上足够了。同时还要注意适当搭配些粗粮,如燕麦、玉米、小米等。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
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:天医健康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