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你知道如何识别宝宝生病的信号吗?刚做妈妈,对照顾宝宝经验不足,有些新妈妈总是后悔:我为什么没早发现宝宝生病呢?下面小编为您解答如何识别宝宝生病的信号。
识别宝宝生病信号
哭声辨病
哭是宝宝最初的表达方式,饿了、尿了、困了都会哭,但排除这些情况,如果宝宝依然哭,就要引起注意。
异常信号:持续地哭闹不安、精神萎靡;触及某一部位后哭闹加重;哭声高而尖,眼神呆滞;哭声微弱,呼吸急促;阵发性剧烈哭闹,哭声响亮等。
可能的问题
皮肤问题:如果宝宝一直在哭,不发烧,碰到身体的局部哭得更厉害。可能是皮肤方面的问题。妈妈要细心查看身体各部位有没有异常,像臀部、颈下、腋下皮肤皱褶处有没有发生皮肤糜烂,耳朵、脐带处是否流脓等。
关节脱臼或骨折:由于体位、姿势不佳或成人手法不当可致宝宝出现关节脱臼或骨折,患肢也会软而无力。
脑部病变:哭声高而尖可能是宝宝脑部病变的信号。发现这个现象的话,妈妈应该马上把宝宝送到医院就诊。
肺炎:宝宝的哭声微弱,并在安静时呼吸次数明显增快。如:2个月以下婴儿每分钟呼吸次数≥60次、2~12个月婴儿每分钟呼吸次数≥50次,体温也不升高反而身体发凉,就可能是肺炎了。应该及早就医。需要注意的是,肺炎的宝宝还会表现出口吐白沫、呛奶等症状。
肠套叠:当宝宝几个小时以上无原因的剧烈哭闹,时哭时停,伴有呕吐,随即排出暗红色血便时,宝宝可能是患了肠套叠。这种病非常危险,妈妈要立即把宝宝送到医院就诊。
大便辨病
单纯吃母乳的宝宝,每日约排便1~4次,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,均匀软膏状,有酸气,无臭味。人工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黄色,软条状,一天排便1~2次。
异常信号:大便次数多,气味异常;大便有血或颜色呈灰白色;大便呈蛋花汤样,有黏液质,次数和数量增加。
可能的问题
乳糖不耐受:如果宝宝大便次数多,体重不增,爱哭闹,可能是先天性乳糖不耐受。母乳、配方奶粉均含有乳糖,乳糖的吸收需要有酶的帮助,这样的宝宝体内缺乏这种酶,致使乳糖不能分解吸收,引起腹泻。妈妈应该送宝宝到医院去检查。
过敏:对奶粉中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也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。
消化不良:如果宝宝的大便气味酸臭,像臭皮蛋的味道。那么大多数是因为宝宝摄入太多,消化不良。尤其是人工喂养的宝宝,应适当调整奶的摄入量,更不要额外添加糖等附加物。
痢疾:如果宝宝大便出血。妈妈应该首先观察颜色。如果颜色呈鲜红色,那么可以检查一下宝宝有没有肛裂。如果颜色比较深,就要考虑是否患痢疾,要立即去医院就医。
胆道阻塞:如果宝宝的大便看上去灰白,像白色陶土一样的,那么说明宝宝的胆道阻塞,胆汁不能流入肠道,要立即就医。
病理性腹泻: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疾病。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,粪便稀薄或混有脓血或黏液。如果还伴有精神萎靡、发烧等症状,就说明宝宝体内还有感染。应该立即就医。
面色辨病
正常面色红润、有光泽,皮肤光滑。
异常信号:面色苍白、面色通红、面色发青、面色发黄等。
可能的问题
贫血:贫血或失血的小孩可见面色苍白并有口唇、甲床苍白。
感冒发热:宝宝发烧时,面色发红,而且伴有哭闹或精神不佳的症状。
腹痛、腹胀:孩子过食生冷寒凉的食物,发生腹胀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可以表现为面色发青,特别是鼻梁两侧发青较为明显。
先天性心脏病:面色青紫是缺氧所致,先天性心脏病都可能出现面色青紫。
黄疸:若生后24小时内出现重度黄疸,有可能是母子血型不合。若黄疸重新出现颜色较前见深,日渐加重,并持续2~3周,即为异常,应引起注意。
婴儿疾病的原因
1、父母或祖辈患有遗传性疾病。如果父或母是个遗传疾病患者或病态基因的携带者,后代就有可能成为此种遗传病的患者。因此,遗传病的预防必须从父母做起。
2、孕期或围产期母亲患病。母亲孕期,如患风疹等病毒感染,不仅可致畸胎,子女出生后也容易患各种疾病,有些先天性疾病并非一出生就能表现出来。患有严重的心、肝、肾等器质性疾病的妇女妊娠,或在孕期患有严重的传染病,所生的婴儿多体弱,幼儿期间易患多种疾病。
3、分娩时异常或出生时体重过低。新生儿重度窒息、严重产伤、早产或出生时体重过低的婴儿,抗病力较低,易患多种疾病。
4、母乳不足,且人工喂养不当。婴儿时期如果母乳不足,且喂养不当,易引起婴儿营养不良、贫血及免疫力低下,易患其他疾患。
5、婴幼儿时期偏食。较长时间的偏食,易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和某种营养素的缺乏,抗病力可因此下降,而易患多种疾病。
6、不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。计划免疫是预防多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有效措施,如因故未能进行某种疫苗的接种,儿童则易患此种传染病。
婴儿疾病的特点
婴儿与成人在解剖和生理上有许多不同之处,各器官、系统在发育和功能上不成熟,免疫力又不同,所以,同一病原侵入到婴儿与侵入到成人就可以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。婴儿生病后在许多方面与成人是不同的。
1、败血症: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容易得败血症,可由各种细菌引起。因新生儿及婴儿的皮肤非常柔嫩、血管丰富,假如大人的手上带有细菌抚摸孩子或护理孩子时,就能使细菌从皮肤进入体内到血管,由血管到全身而形成败血症。大孩子或成人的皮肤抵抗力强,细菌进不去,即使细菌进入也只在皮肤上形成一个小小的脓疮,顶多形成一个脓包。细菌不只是从新生儿或婴儿的皮肤进入,还可以从粘膜进入,新生儿还可从脐部进入而引起败血症,这在成人是少见的。
2、感冒:婴儿感冒可发高热,病毒性感冒高热可持续7~10天;高热时还可引起抽风;有的婴儿感冒可引起吐、泻;婴儿因感冒引起鼻塞,导致呼吸困难,不能吃奶;大孩子感冒可以引起腹痛象急性阑尾炎。成人感冒时顶多有点不舒服,还可如正常人一样吃、喝、工作。
总之,婴儿的病症往往不典型,变化多样,病情发展快,容易恶化,所以婴儿有病应及时合理地诊治,不能延误。但婴儿也有有利的一面,因为婴儿是在生长旺盛时期,有病容易恢复且不易形成慢性过程,这是令人高兴的,但不是所有病都如此,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