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出《伤寒论》。指在病理上的阴阳失调趋向相对平衡的建立,表示疾病的好转或痊愈。 如:恢复期的热...
2017-07-19 21:42:10 阅读量:10
见《素问、生气通天论》。阳强,即阳亢。 就是说阳气过亢,既不能卫外而固密,而在内的阴气又受损耗...
2017-07-19 21:41:53 阅读量:12
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。 他所指的阴是精血,阳是指气火,即由于精血亏损所...
2017-07-19 21:41:45 阅读量:12
阳指阳热,阴指阴液。 阳热过盛或虚火妄动都会使阴液耗损,这些都属阳气胜而阴不足的病证。
2017-07-19 21:41:38 阅读量:9
疾病的性质原属阳气偏胜,但当阳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,会出现阴的现象或向看阴的方向转化。 如:病理...
2017-07-19 21:41:29 阅读量:12
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,“阳”以“阴”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。 在人体
2017-07-19 21:41:21 阅读量:9
乖戾即不和或失调。阴阳不和或失调,就会彼此偏衰偏亢,气血逆乱,脏腑功能失常等。这是病理变化的基本...
2017-07-19 21:41:14 阅读量:9
事物的阴阳两方面,在一定的条件下,可以互相转化,阴可以转化为阳,阳也可以转化为阴。 如:在生理...
2017-07-19 21:40:57 阅读量:15
阴指阴寒,阳指阳气。 外感寒邪会使卫外的阳气活动受约束,阴寒内盛也会导致脏腑的阳气虚弱,这些都...
2017-07-19 21:40:48 阅读量:9
胜即胜利或亢盛,复即报复或反复。 阴阳的变化,阴盛阳衰,阳亢阴虚是它们发展不平衡的一方面,而阴...
2017-07-19 21:40:43 阅读量:13
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,“阴”以“阳”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。 在人体
2017-07-19 21:40:41 阅读量:9
由于阳气虚弱而累及阴精化生不足,与“阳虚阴盛”的病理不同。 如原有水肿、腰酸、膝冷等...
2017-07-19 21:40:36 阅读量:11
见《素问、阴阳应象大论》。 化气与成形,是物质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运动形式。 张景岳注:「阳...
2017-07-19 21:40:35 阅读量:13
胜复,是指“五运六气”在一年之中的相胜相制,先胜后复的相互关系。 胜即“胜气&rd
2017-07-19 21:40:34 阅读量:9
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,与“阴虚阳亢”的病理小同。 如原有咳嗽、盗汗、遗精、...
2017-07-19 21:40:29 阅读量:16
消长,说朗阴阳双方对立的一面。它们任何一方都对另一方起着制约的作用,以维持事物的相对平衡。 若...
2017-07-19 21:40:27 阅读量:9
杀即收束或消灭。 阳气收束,则阴气也潜藏,以此说明事物敛藏的一面。 阴阳学说术语。杀,肃杀、...
2017-07-19 21:40:26 阅读量:8
脾胃属土,用自然界万物滋生于大地的现象,比喻脾胃为营养化生之源的生理特点。 胃主受纳和消化食物...
2017-07-19 21:40:21 阅读量:4
即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,其中,夏季的第三个月(农历六月),又称为“长夏”。
2017-07-19 21:40:20 阅读量:4
简称“运气”。“运”指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;&ldquo
2017-07-19 21:40:14 阅读量: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