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健康大全 >中药常识 > 中药基础>正文

浮小麦临床应用

2017-04-22 责任编辑:未填 浏览数:11 天医健康网

核心提示:小麦食以养体,为心之谷,善养心气,医家称其“面热皮凉”,临床所用系干瘪之小麦,淘之浮于水面者,其多有皮无肉,故其性甘凉平和.张仲景《金匮要略

小麦食以养体,为心之谷,善养心气,医家称其“面热皮凉”,临床所用系干瘪之小麦,淘之浮于水面者,其多有皮无肉,故其性甘凉平和。张仲景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篇》创甘麦大枣汤,主治“妇人脏躁悲伤欲哭,像如神灵所作,数欠伸”。即以小麦为主药,配伍甘草、大枣以益气润燥,宁神除烦。历代医家也常用此方,类起大证,余临证常以小麦为主药对多种疾症治疗而获显效。小麦治疗用量宜大,常用量30~60克。

1.小麦善养心气,润燥除烦,常治疗神经官能症之头昡健忘,心悸怔忡,心神烦乱,夜眠不实,多梦,常用甘麦大枣汤加柏子仁、炒枣仁、远志、桂圆肉等。

2.小儿夜啼,自汗、盗汗惊悸,也常以甘麦大枣汤加茯神、石菖蒲、龙骨等。

3.缓急镇咳,“甘能缓急”,小麦有缓解急迫的作用。《金匮要略》载:“咳而脉浮者,厚朴麻黄汤主之。”方中之小麦起缓急镇咳作用,临床也常用小麦治冲咳,痉咳,有一定疗效。

4.小麦善于养心,而“汗为心液”,浮小麦擅长敛虚汗,治烦热,极有功效,如《傅青主女科》止汗散治疗产后多汗效果明显。

5.小麦麸皮对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,用于治疗糖尿病。

6.小麦苗也可药用,可治疗黄疸。《本草拾遗》谓麦苗“主酒疸目黄”。

7.浮小麦炒后研末,冲服可治血淋、尿血,有一定功效。

阅读上文: 桑枝简介
阅读下文: 通草简介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
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:天医健康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