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
竹叶门冬青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迷身草(《岭南科学杂志》),山鸡米(《华南经济禾草植物》),竹叶麦冬(《中国药植志》),金竹叶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长竹叶(《江苏植药志》),山冬、地竹、野麦冬(《广西中药志》),淡竹米(《药材学》),林下竹、土麦冬(《闽东本草》)。
药用部位
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全草。
成份
茎、叶含三萜化合物:芦竹素,印白茅素,蒲公英赛醇和无羁萜。另谓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、氨基酸、有机酸、糖类。
功能主治
清心火,除烦热,利小便。治热病口渴,心烦,小便赤涩,淋浊,口糜舌疮,牙龈肿痛。
①《纲目》:"去烦热,利小便,清心。"
②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消痰止渴,除上焦火,明眼目,利小便,治白浊,退热,散痔疮毒。"
③《握灵本草》:"去胃热。"
④《本草再新》:"清心火,利小便,除烦止渴,小儿痘毒。外症恶毒。"
⑤《草木便方》:"消痰,止渴。治烦热,咳喘,吐血,呕哕,小儿惊痫。"
⑥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咳嗽气喘,眼捕。"
⑦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清凉解热,利尿。治热病口渴,小便涩痛,烦热不寐,牙龈肿痛,口腔炎。"
⑧《广西中药志》:"治鼻衄,"
用法与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选方
①治尿血:淡竹叶、白茅根各三钱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(《江西草药》)
②治热淋:淡竹叶四钱,灯芯草三钱,海金沙二钱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(《江西草药》)
宜忌
《品汇精要》:"孕妇勿服。"